宋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大股池H1财报简单总结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m.39.net/pf/a_4636739.html

PS.下文公司估值数据都是年报/一季报公布时写的估值数据,而非实时估值数据。序号排名不分先后,不代表看好与否,不做任何推荐。新纳入和剔除的,请自行对比前一次的文章个人百大股池年度Q1财报简要点评。

1、康龙化成

H1营收同比增长28.8%至16.37亿,净利润同比增长38.5%至1.61亿。其中Q2增速和Q1差不多,符合预期。

其中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24.32%;CMC业务实现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47.97%;临床研究服务实现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23.83%,各项业务增长都比较均衡。

业绩继续高增长,只是次新股上市估值极高。

2、欧普康视

H1营收同比增长51%至2.62亿,净利润同比增长39.8%至1.17亿,其中Q2营收增速46.6%,净利润增速38.2%,较Q1稍有放缓,但仍是非常高的增长。

分产品来看,角膜塑形镜依然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期内,该产品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46.98%,毛利率达到92.27%,同比增加2.42%;护理产品实现营收0.45亿元,同比增长24.82%,毛利率为38.59%,同比减少0.96%。

公司产品继续热卖,近视人数基数太高,近视治疗的市场也太大,公司未来或许还有很大的空间。也是因为确定性极高,公司的估值一直高高在上。

3、爱尔眼科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64%至47.49亿,净利润同比增长36.53%至6.95亿。扣非净利润增速31.9%,其中Q2营收增速23.2%,净利润增速35.6%,营收增速趋缓,净利润落在预告的下限。上半年门诊量同比增加15.31%,手术量同比增加7.02%,收入却增25.64%,主要原因还是屈光和视光业务在发力。

总的来说,公司业绩增速有放缓的趋势,注意两点:1、手术量增速只有7%(作为对比,去年同期手术量的增速是20%以上)。2、随着全国的深度布局,医院的速度可能会下滑,即便保持原有的扩张速度,那么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医院的边际贡献也必然不断减少。

我认为公司业绩增速拐点可能就要出现了,此前多年维持40%左右的增速很可能在未来几年放缓到20%乃至更低的增速。当然这也是非常优秀的增长,只是,当前高达90倍PE的估值,一旦业绩增速放缓,就会面临急剧的双杀(估值杀到30倍-40倍是非常可能的)。

市场给出那么高的估值并不是真的认为他值那么多钱,而是一种“信仰”,这个信仰可以是大家都买了你也要买的信仰,更多的是类似房价XX永远涨的信仰。大家看到爱尔得增速一直很高,且持续了很多年,市场就会出现业绩会这样永远稳定高增长下去的幻觉,因此股价永远涨,估值也永远提升。即便这种信仰看起来像神话故事,但一旦有了这种“信仰”,市场就会给极高的估值。

但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即便是最优秀的企业,或许可以在某个阶段做到稳定高增长,也可以做到长期向上增长,但绝不可能做到时刻稳定高增长,总会在某些年份发生业绩波动。而一旦市场信仰的企业经营开始发生波动,那么结局往往会非常惨烈(看看老板电器吧)。

4、博腾股份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5%至6.25亿,净利润同比增长69.6%至万,落在此前业绩预告的上限。Q2单季度营收增速25%,较Q1有所加快,净利润万,已经恢复到此前的水准。上半年业绩不错一方面是去年基数太低所致,一方面是新产品客户拓展顺利,营收企稳;一方面是Q2固定资产利用率提升,毛利率提升。公司业绩拐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公司单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基本到了业绩巅峰时的水准了,困境反转到来。从PB看,估值远比当时低得多(预期不同),从PE看,券商一致性推测是33倍,按照恢复到16年最高的业绩算,1.7亿净利润(下半年要1亿净利润,很难),这样PE有30倍,绝对值不算很低,但对比其他几个CRO的50倍以上的PE而言,不算很贵,而且博腾业绩如果能稳定趋势向好(20%+),那30倍也是可以的,市场也给了正面的评价,中报出来后股价当天涨停。

5、万孚生物

H1营收同比增长21%至9.68亿,净利润同比增长27.4%至2.06亿,其中Q2营收增速15.5%,净利润增速25.3%,相比较q1增速下来一些。

分产品看,妊娠检测增速11.14%,毛利提升3.57%,这块是传统业务增长有限;炎症因子及传染病检测38.30%,毛利提升1.25%,公司在原有的CRP和PCT基础上导入了SAA和IL-6,目前在炎症标志物的项目覆盖度上国内领先。炎症因子将在新品的带动下实现新一轮的增长;*品检测下滑20.89%,毛利下滑0.37%,这块主要是美国市场,估计遭遇大的竞争价格战;慢性病检测增长55.96%,毛利下滑3.55%;贸易业务下滑5.64%,毛利提升4.11%。

总的来说,公司增长中规中矩,但总体业务竞争加大,毛利承压,本来估值还算合理,但股价今年大涨一波翻倍,目前46倍PE太贵了。

6、迈克生物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7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1.73%,净利润2.69亿,同比增长16.27%。其中Q2营收增速仅9.2%,净利润增速14.9%,营收较Q1大幅放缓,净利润增速也一些。

公司代理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44%,自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87%,其中自主生化试剂收入同比增长14.37%、自主免疫试剂同比增长29.23%、自主血球试剂同比增长68.83%,自主产品仪器按计划实现全国范围的装机数量,自主产品毛利率逐年稳中有升。

公司19年股价从底部翻倍,这是对Q1业绩较好以及估值修复的双重预期,但Q2业绩大幅放缓,目前PE30倍,已经没有投资的价值了。

7、艾德生物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31.32%,净利润同比增长12.3%,扣除股权激励影响后净利润增速25.8%,主要是毛利率同比减少1.37%影响。Q2单季度营收增速29%,净利润增速2.2%。

总的来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保持稳定增长,净利润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主要是毛利率见顶开始下滑,同时费用率提升(市场拓展和股权激励),不过公司股价坚挺,并未受到净利润增速放缓的影响,高位横盘,目前PE高达53倍,实在不是好的买点。

8、基蛋生物

H1营收同比增长42.40%至4.41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7.85%至1.54亿,扣非净利润增速11.57%,其中Q2营收同比增长41.15%,扣非净利润增速11.56%,和Q1差不多。净利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主要还是IVD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一直下滑,本期又下滑9个百分点至71.55%,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增长35%左右,即便在费用控制的情况下,净利率还是下滑6.3个百分点。

公司业绩虽然孩子增长,但毛利下滑太快,其他POCT公司也遭遇类似境况,可见这个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护城河不够深。目前估值23.2倍,算合理吧,不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