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www.pfzhiliao.com/市场高速换挡,上下翻滚,很多人都怕了。
教主说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然后是百年未有之大机会,换到A股不能这么讲,从年沪深两市成立以来,也不过31年,最多算是三十年之未有大机会吧。
市场短期的高速换挡,大家都迷糊,都害怕,再提短期的机会,我也不知道怎么好了,我也迷糊,看不清楚;
但我不害怕,每当短期看不清楚的时候,我就喜欢切换回长视角,用1-3年的投资视野去看待当下,再决定去留。
所以,如果你也感到迷茫和害怕,那么可以好好看看今天声哥的市场周策略,看看中长期的逻辑有无变化;
如果想找短期的投资机会,那就算了,这个换挡位置,我也搞不定。
1.科技长牛的周期还在中途。
对于科技的追求,是全世界的热情,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全部拉出来,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不是科技强国呢?
莓果、日本、法国、德国、英国、芬兰、瑞士、韩国、俄罗斯,有一个算一个。
中国自然要追求强大,而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在科技上突破,是不可能有未来的,靠商业?
记不记得宋朝。
靠农业,也就是温饱吧?
靠低级工业?
连碳排放都给你锁定了,这历史都是成功者书写的,规则也是既得利益者制定的,欧美有欧美的好处,但不要忘记,欧美做任何事情都是丛林法则,他们搞得每一项规则包括碳排放、通信技术、互联网等等一切规则都是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把这个想明白,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独立发展了。
数据的事情我不去罗列了,研究员们比我专业多了,咱就是一个草根,把主要逻辑关系理解到了,大方向就不会错。
科技这个方向,初级阶段是电动化,所以,包括新能车、光伏、芯片等等都是当下当红的炸子鸡,但中期来看一定是人工智能,所以未来的布局重点应该慢慢的往人工智能方向转移,包括芯片、机器自动化零部件、软件和商业模式。
另外还有军工,军工本身也会走智能化,但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军工,其他的都是泡沫。
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
珍惜科技的大时代,泡沫?
嗯,有,水大鱼大,泡沫也就大,沙漠里没有泡沫,也没有鱼。
2硬科技需要硬资产,资源预计会坚挺
资源周期,我最近比较犹豫,因为有美联储缩表的事情,造成了短期的波动。
整个周末复盘下来,还是找不到短期的头绪,既有利好又有利空,所以,我还是习惯性的拉回全局看问题,然后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目前的资源周期,除了供给侧的问题,包括疫情造成的国外无法复工复产之外,还有国内这十几年的价格压制导致的供给侧出清,至少国内恢复起来不会那么容易,这些足以对冲货币收缩后的短期冲击,至少在2-4个季度的时间里,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但除了供给侧之外,我想我们还需要更加重视资源的供给,世界已经割裂了,保障自身供应的安全已经成为每个有实力有野心国家的共识,细分小金属乃至普通金属都有可能迎来抢占潮,由此带来的1-3年的需求大增是可预期的。
3共同富裕带来大众消费品的二次机会。
这届的定力和政策方向的坚持,是非常坚定也是正确的,相信我们可以很快看到一些动作,至少在增加6亿月入元的人群方面,会在可预期的1-2年内有比较大的改善,那么这么大规模的人群收入提升,会带来哪些机会呢?
假设这部分人群从月入元提升至月入元,他们会在哪些方面增加消费呢?
年居民消费支出占比情况。
按照统计局数据:
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元,增长8.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2%;
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元,增长3.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2%;
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元,增长8.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4%;
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元,增长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
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元,增长7.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3%;
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元,增长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7%;
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元,增长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
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元,增长9.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
从上图和数据,结合目前时局,基本可以判定随着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可能会出现增量空间的分别是食品烟酒、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
其他的住房、医疗、教育,从政策上看会保持或者略有下降,从月入的人群看,客观的看也不是最优消费选项。
所以,大众消费、娱乐、服务可能会是新的增量,他们可能会选择吃一顿火锅,可能会去一次宋城演义,可能会买一件国产的品牌衣服,对,他们也可能会添置一件国产家电。
4财富管理带来的金融投资机会。
自年以来,全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预计年居民可投资资产规模将突破万亿人民币,其中金融资产的规模是.54万亿,同比增速约10%。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储蓄存款仍然是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中占比最大的一块,年其总规模达到63.66万亿人民币,占一半;
其次是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18.55万亿,占15%左右。
若将居民对股票、债券、基金的投资作为统一口径来看,资本市场投资占居民总投资的14.52%,保险投资占10%,现金与互联网理财(P2P)分别占5%和0.67%。
在房住不炒的当下,在资产大搬家的当下,可以确定银行理财和券商基金理财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按照比较合理的比例看,至少资本市场投资占比增长到30%是比较可行,在这个目标实现前,财富管理的增长应该会倍数与GDP的增长。
这也是我看好券商投资的核心逻辑。
5非医保类医疗的老龄化服务机会。
按照七普的数据,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比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也就是说基本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而且会逐步扩大,这部分人的收入和家庭条件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改善,他们对于医疗的需求是非常强大的。
在凤凰卫视对中国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一段访谈中,汪建说,“中国有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28天,花掉一辈子60%的积蓄用于医疗”。
不过随着我们医保政策的完善,这种情况会逐渐好赚,很多常见的医药和医疗设备会进入到医保降价的序列,但是老龄化带来的需求是全面增加,总有一些需求是在医保之外的,这部分的投资机会会非常大的,比如这两年的CXO、眼科、护目、牙科,不过他们也有可能会被限制过高的毛利,毕竟一点牙齿材料成本几块钱,但收费却要几百甚至上千,这都是公开的资料,随时可以在网上查到,而且我自己的经历看,确实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医药的投资机会在于老龄化后的非医保部分。
以上是关于长期逻辑的思考,关于短期风格的思考,总的我有两个判断,可以说是两种机会吧,第一种机会,就是跌多了的机会,市场上最知名的TOP20市值蓝筹,包括港股方面,今年跌成这样,短期看配置一部分应该有反弹的空间,中期他们还是会有所发展的,时代的更替没有那么快,而他们如果能及时转向,也许还会出现长期的投资机会。
这种机会相对风险比较小一些,但潜在的短期回报不会太大。
另一种机会,可能也是最好的机会可能在小票,专精特新,但这不是基金投资覆盖的重点,也容纳不了大型基金,适合资深的中小投资者去体会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