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国多个省份对旅游已经逐步放开。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沉寂,旅游业能否迎来春天?
全球旅游业遭受重创
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肆虐,各地文化和旅游等产业均遭受重创。
文旅部数据显示,年春节假期实现旅游收入亿元,按照平均增长的预测,年春节假期若不受疫情影响将达到接近亿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受疫情影响,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下降56%和15.5%,国内旅游收入分别下降69%和20.6%;预计全年同比减少旅游9.32亿人次,减收达1.18万亿元。
如今,在全球疫情同时爆发之际,各国边境关闭,旅游业停滞。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预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导致全球万名旅游业者失业,这相当于旅游行业总就业人数的12%-14%。今年全球的国际旅游最多可能减少25%,相当于一年中有三个月的国际旅游量凭空蒸发。
出行需求仍强劲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是否意味着旅游业将一蹶不振?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化与旅游业是最具韧性的行业。文旅行业为各国与各地区之间搭建了友好互通的桥梁,为各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而根据政策显示,未来,文旅业仍将是各地重点扶持的对象,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与动力。
而对于热爱旅行的个体来说,旅行是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内疫情逐步退去之时,许多人的出行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联合启动“疫情后旅游大数据调研项目”,并发布了首个合作调研报告——《15项发现和待启动的旅行:国人疫情后旅游意愿调查报告》。
报告通过问卷调研收集了来自全国多个城市近1名用户的意见,在经数据对比分析,43%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疫情结束,会选择在上半年旅游。
据飞猪官方数据显示,3月17日至23日期间,清明假期的火车票、景区的预订量环比一周前增长超%,大多数订单主要为省内游,酒店预订量亦环比增长约30%。
根据去哪儿网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近日五一假期搜索量相比之前一周增长76%,尤其是青年旅客出行比例不断增加。此外,根据同程艺龙平台数据还显示,该平台机票、火车票、酒店、景区门票在五一期间的搜索量也均大幅上涨。
在五一放假方案公布后的一周内,出发日期在4月30日至5月3日之间的机票搜索量存在明显波峰,且与放假安排密切相关。其中,4月30日出发的航班的搜索量是4月29日出发航班的近3倍,五一假期第一天出发的航班搜索量最大。
此前,奥纬咨询也有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改变今年的旅行计划,甚至会增加出游。这也正好反映出人们对于能够在短期内控制住疫情抱有信心。
境内十大目的地出炉
根据奥纬咨询在疫情爆发前的调研结果,国内游客出境游的增速于年便开始放缓,有6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年的境内游次数多于境外游,这也与国内文旅业的迅猛发展有关。
全球疫情的爆发,更加加剧了游客的旅行目的地偏好,在今年二月的调研中,已有77%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将首先考虑境内目的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携程旅游大数据的调研报告中,根据投票比例,国内热门目的地排名前十名的是:云南、海南、上海、西藏、北京、四川、广东、浙江、重庆、新疆。
靠近大自然和支持国内旅游业发展也成为影响受访者选择目的地时的考虑因素。
而在这些目的地中,已有多家景区恢复开放。如云南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已于3月7日恢复开放,重庆欢乐谷也于3月26日开放,杭州宋城千古情景区将于4月3日开放……各园区全新演艺项目也提上日程,均为清明及五一假期好去处。
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将上线绝美热巴鼓、多彩民族风等全新演艺项目,原先的五大王牌演艺《古滇风云录》、《孔雀公主》、《七彩云南》、《古滇大巡游》、《飞越彩云南》一起回归。
图片来源: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度假区
环宇经典案例《古滇风云录》
杭州宋城景区4月3日开放,除了经典演出《宋城千古情》回归之外,还将带来《花想容》、《喀秋莎》、《摩登时代》、《幻影》、《大地震》、《映山红》、《燕青打擂》、《铡美案》、《抛绣球》、《快闪》、《走街》、《锅庄》全新秀演。
图片来源:宋城演艺千古情
报告显示,游玩主题中,游山玩水和城市观光成为最热门关键词,分别以21%和20%的选择比例排名前两名。博物馆以16%排名第三,接下来热门的是赏花游(13%)、乐园亲子游(13%)、古镇古村(11%)、主题运动(6%)等。
旅游景区如何破冰
尽管需求强劲,但是疫情仍然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谨慎,对旅行中的体验也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旅企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文旅企业来说,应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谋生存,促发展。
一、加强基础建设:两个月来,面对“无人之境”,正是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利用空档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基础设施的维护升级、管理制度的完善、新产品的引进与打造等,为迎接疫情后的消费反弹做好准备工作。
二、优化服务品质: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时代,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游客出行,最看重的体验。能够结合游客的需求,讲服务做到精细化、多样化,形成消费者记忆点,得到的将会是反馈将是长远的。
三、创新运营模式:疫情期间,许多景区运用科技手段,结合当下热门的5G+AR,开启“云游”模式,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游客足不出户体验园区风采。而在未来,科技发展将会为景区带来更多机遇,尤其在降低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和提升体验方面,起到了突破性作用。
疫情总会消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会越来越强烈,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也会一直存在。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创新经营模式,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是当今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飞猪、奥纬咨询、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度假区、宋城演艺千古情
声明: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