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学处众妙功德十地圆满
TUhjnbcbe - 2020/11/24 12:23:00
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8885.html

菩萨修学阶梯,是菩萨修行的路线图。《华严经》正宗分的各卷都说明此内容,分为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菩萨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悲智兼修,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这样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到了世第一位,就由无间定进入见道位,也叫通达位,这就是开悟境界。这个境界在禅宗来讲,忘我忘人,遣除诸相,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超越时空,非言语所能表达,非思维所能想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时进入十地的第一地——欢喜地。

为何欢喜?

内心得了法喜、轻安,有这个基础,就可悲智兼运,饶益众生,所以叫欢喜。到了这时,就断了由后天邪师、邪友、邪见熏习的三界见惑。

《华严经十地品》详细解说了大乘佛教修行者修行过程中,进入这十个阶段的修、入、住、出等方法和境地。这是《华严经》的核心部分,历来受到重视。

金刚藏菩萨说十地

诸菩萨请金刚藏解说十地法门,但金刚藏认为诸佛智能,难解思议,世间无双,因此不愿轻易解说:

菩萨行地事,最上诸佛本,显示分别说,第一希有难。......我念佛智能,最胜难思议,世间无能受,默然而不说。

最后诸佛从眉间放光,照一切世间,于是,金刚藏菩萨为众生详说菩萨修行十地的意义和修法。金刚藏菩萨说十地后,“默然而住,不复分别。”

内心得了法喜、轻安,有这个基础,就可悲智兼运,饶益众生,所以叫欢喜。到了这时,断了由后天邪师、邪友、邪见熏习的三界见惑。就进入菩萨的修道位,继续修行,彻底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经过十地。

__

何为地?

何为地?这是个譬比,到了这个阶段,福慧比较圆满,悲智也上升,就可生一切佛法,一切功德,就象大地能生万物一样,所以叫地。十地依次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真正到了初地,开了悟以后,才晓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理。

一是欢喜地

就是由见道进入初地,此时生起无漏无分别智,契证了真如,悟得了人、法二空,再由无漏的有分别智,断了分别的二障,即烦恼障、所知障,这二障属于邪分别生起来的,能够断掉分别二障,就能够自利利他,生大欢喜,广修布施,圆成布施,施而不执,三轮体空,圆成施度。

二是离垢地

垢就是污垢,到这第二地,心性清净,具足清净见,在行动中远离烦恼污染,严持戒律,菩萨的三聚净戒,圆成戒度。

三是发光地

成就胜定即殊胜的禅定,证得微妙的法乐,生起慧光,心胸广大,忍辱柔和。一个心胸广大的人,能忍辱、柔和的人,是能发光的。此地修行圆成忍辱度。

四是焰慧地

由定光发出智慧的火焰,如火烧薪,慧焰增盛,在修行中精进努力,安住于菩提分法,即是三十七菩提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把身见、边见、一切邪见能够除掉,慧焰增胜,圆成精进度。

五是难胜地

就是难能可贵,很殊胜的,至此世俗谛与胜义谛,同时俱起,真俗互融,非常殊胜,修行禅定,圆成静虑度。

六是现前地

般若智现前,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在此时,缘起性空之义了了分明,圆成般若度。

七是远行地

何为远行?从初地到七地,观一切诸法无相,都是用力观察,加功用行,从时间上讲,即是第二阿僧祇劫,很长的阶段,加功用行,诸法无相的观察,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故叫远行地,这时修习方便般若,圆成方便度。

八是不动地

观诸法无相,而是任运观察,由勉强到自然的阶段,任运自如,修无相观,观我、法二空,一切内境外境现前,做到如如不动,不为无明烦恼所障,叫不动。读《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实际上是第八不动地以上的菩萨。第八不动地的菩萨悲心很深,智慧很高,观察诸法空相到了甚深微妙的境界,任运自如。这种智慧相续不断,一切内境外境都干扰不了,真是到了“八风吹不动”。这时完成愿度,真正才有大愿,普贤菩萨的大愿,文殊菩萨的大愿,观音菩萨的愿,到这时才能真正体现。

九是善慧地

经过八地以后,就成就了殊胜微妙的智慧,叫善慧,有这个智慧,就具备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乐说无碍解。

法无碍解就是通达一切世出世间法,就象现在说的知识广博,这是佛法的知识,不是世间上的知识,是智慧发出来的。

辞无碍解就是通达一切名相、言辞,文字般若;

义无碍解就是名相中的内容能够了解;

乐说无碍解就是能够善巧地左右逢源,因机说法,又叫辩无碍解。此时就能说法利生,这一度完成力度。何为力?智慧才是力量,所以说大势至菩萨有大智慧,不是说双手能举千钧,而是指大智慧的力量。

十是法云地

就是十地圆满地,具足众妙功德,断除一切烦恼障碍,已经进入法身圆满的境界。法云是个譬喻:证得法身,智慧就象天空的云一样,满布天空,降大法雨,使众生得到滋润,大地得到清凉,到此时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彻底伏除,进入金刚道。

等觉

等觉金刚道以后就是第六位叫等觉,此时就是成佛的预备阶段,即是一生补处,弥勒菩萨的地位,也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的地位,所谓等觉,就是等同于佛果,但是觉行还未圆。妙觉等觉以后是第七妙觉,就是佛位,此时圆证菩提,证得无漏的智果和涅槃果。智果就是菩提,涅槃就是真如,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无量功德。

华严宗对十地的解说

关于十地的意义,各宗因所据教义有别,往往有不同的解说。华严宗对十地的解说分前三、中四、后三。

前三地

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主要是说世间善法;

中四地

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主要是说三乘修行之相状;

后三地

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则是说一乘教法。由此,十地诸法,融摄世出世间之一切善法。

十地配十波罗蜜

欢喜地——配施波罗蜜。

离垢地——配戒波罗蜜。

发光地——配忍波罗蜜。

焰慧地——配精进波罗蜜。

难胜地——配禅波罗蜜。

现前地——配慧波罗蜜。

远行地——配方便波罗蜜。

不动地——配愿波罗蜜。

善慧地——配力波罗蜜。

法云地——配智波罗蜜。

●法讯|杭州灵隐寺7月20日周末讲经预告

●周末讲经

淨悟法师略说《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志工招募|在福田中种下善的种子

●新闻

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领众朝礼观音道场普陀山

●图集

农历六月初六朝礼观音菩萨道场普陀

●学处

加功用行勤修止观

编辑: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处众妙功德十地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