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类讲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就是舞台表演,一直延续至今。而对故事叙述有巨大影响的莫过于多年前发明的电影,电影可以跨越时空,综合运用画面、语言、音乐、音效等多重手段调动观众情绪,很快就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故事讲述方式。但是电影的优势也恰恰就是它的劣势,简单来讲就是缺乏真实的体感、空间感。当你和少年派漂流在海上的时候,你的座位并不能随波荡漾,我们没有体感;当我们看到詹姆斯?邦德一瞬间从伦敦飞到莫斯科,我们很清楚自己在影院中没有挪动位置;电影中会有很多特效,例如核爆炸、大洪水、城市毁灭,但是影像毕竟都是虚假的,只不过观众默认了这种虚假呈现。这些都是电影的不足,也给主题公园带来了巨大的发挥空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主题公园的项目已经日渐成熟,大致可以分成特种影院、特种剧场、黑暗骑乘三大类,这三种形式都具有强烈的沉浸感,背后是一系列现代高新技术,创意设计师就是要充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弥合故事幻境和现实世界的界限,打造沉浸体验。*本文内容摘自丁亮先生《主题公园的终极体验》一文(《主题公园创新前沿——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理论与实践文集》)在动画行业有这样一个原则,如果某个故事用真人电影一样能够表现,那么就没必要做动画电影。同样道理,主题公园也要具有某种独特的优势,能够演绎别的形式无法演绎的故事,否则主题公园这种形式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种特殊性就是能够融合故事幻境和现实世界的边界,提供一种能够贯通人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体感等多种感知的“沉浸式体验”,这就是主题公园项目的特点,也是特种电影和特种舞台的特殊性所在。人类历史上,沉浸式体验手段有很多,比如远古人类围绕篝火讲故事,那一堆篝火其实就是一个沉浸式的手段,西方教堂绚丽的玫瑰窗也提供了一种沉浸感,这种沉浸式体验还包括中国乡村的社火表演等。而现代主题公园中常用到的就是所谓沉浸式体验的手段,不仅呈现科技化趋势,而且会涉及很多学科,最常见的包括:特种舞台技术、舞台置景技术、烟火爆炸特效、灯光控制技术、音响录制和回放、模拟器技术、轨道技术、机器人技术、特种影院播放系统、特种电影制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上述罗列的每一项其实都是一个技术群,再细分下去还会分解出更多的技术,正是这些技术通过不同组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融合故事幻境和现实世界,增强了故事的体验效果,吸引了大量游客。沉浸式体验的作用之一是在实景表演和舞台表演中增强游客的体验,比如美国环球影城《水世界》在表演过程中的巨大焰火和水浪,在法国狂人国主题公园中表演的《长矛的秘密》中巨大的城墙缓缓移动,出现雄伟的城堡。沉浸式体验的作用之二是融合真实世界和幻境的边界,将游客带入神奇的虚幻世界。比如飞翔球幕电影,它和传统院线电影的差别就在于多了凌空飞翔的体验感,在设计球幕飞翔电影的时候,会通过错觉让游客产生失重的感觉,这里充分利用了人类前庭系统的特点。前庭系统位于我们的内耳中,有互成直角的三个规管组成,能感知地心引力的变化,我们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到车辆的加速和转弯,或者电梯的上下。但是当我们完整控制了游客的视觉,同时扰乱游客的体感时,强烈的视觉信息就会向大脑发出错误的信息,因而产生失重的错觉,这种强烈的体感,会让观众完全融入到飞翔情节中去。主题公园的三种故事表现形式:特种电影自从电影诞生以来,人类对于电影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百多年来,涌现出各种各样电影拍摄以及播放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电影的升级,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新奇的视听享受。
当我们谈论电影的时候,更多谈论的是精彩的电影故事和熠熠生辉的电影明星,而电影技术往往都掩盖在电影院的设备间里,不被大家